为切实做好我区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效防范地质灾害风险,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将《青岛市scmxtz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制定出台《青岛市scmxtz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拟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为每年发布一次。方案的出台落实了国家有关工作要求,对推动自然资源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最大限度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岛市scmxtz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方案》的制定,主要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青岛市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青岛市scmxtz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1-2025)》等有关条例、工作要点制定本方案。
三、《青岛市scmxtz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方案》共六方面内容,主要涉及制定方案的基本原则、主要突发地质灾害分布、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2023年需特别注意防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质灾害趋势预判、主要防治措施等内容。
四、根据《青岛市scmxtz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安排,2023年我区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有哪些?
《青岛市scmxtz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工作安排适用于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其中2023年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主要包括:鳌山卫街道鹤山风景区、东京山及孙家白庙村、姜家白庙村周围山区;各镇街辖区交通沿线、重大建设工程区、旅游区(点)、中小学校舍(区)等重点区域;依山建筑的房前屋后高陡边坡、山边、沟谷及低洼地带、矿山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
五、根据《青岛市scmxtz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安排,2023年我区如何加强突发地质灾害防范处置工作?
(一)思想高度重视,落实地质灾害防灾减灾责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以防为主,落实防治主体责任。对因自然因素、历史遗留等原因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要采取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措施进行防治;对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各镇街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督促相关责任人落实防治主体责任。
(二)突出预防重点,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进入汛期后,具体监测人要根据监测要求和方法开展动态监测,准确提供监测信息。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巡回检查,全面掌握险情变化,及时做出预测预报。自然资源局、气象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供电公司、通讯公司等部门在防治工作中要加强信息互通,建立联动应急反应机制。
(三)落实监管责任,控制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不得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安排新的建设项目,需实施项目工程的,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纳入项目建设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已建成工程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要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其属地政府落实责任单位,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治理。
(四)完善工作制度,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快速反应能力。区政府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负责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汛期要加强地质灾害防范重要区(点)实地巡查,落实防治措施,检查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值班、险情巡视和灾情速报等制度。各镇街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协议储备工程车辆、应急照明设备、应急通讯设施等应急物资,加强对地质灾害防范重要区(点)的巡回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并定期开展应急疏散避险演练,安排值班人员,设立专线通讯,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信息畅通。
(五)开展宣传培训,全面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各镇街要以群测群防员和农村(社区)干部群众为重点,深入山区、村庄(社区),以贴近实际、简便易学和微信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政策法规以及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按照预案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演练方案,切实增强基层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
六、解释部门
青岛市scmxtz区自然资源局地质矿产资源管护科
联系电话:0532-5855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