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北安街道办事处2022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23-01-29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北安街道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聚焦重点工程征迁、实体经济振兴、“双招双引”、城乡面貌改善、基层组织建设、文明城市创建、违法占地治理、民生保障、疫情防控等重点任务,攻坚克难求突破,踔厉奋发开新局,实现北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强、底气更足、潜力更大。

一、重点工程征迁圆满完成。成立工作专班,抽调精兵强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力以赴抓好征地拆迁,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其中,地铁七号线二期,占地约264亩,涉及25处、4.3万平米建筑物,提前研判谋划,加紧部署,圆满完成房屋拆迁、绿化苗木迁移等各项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开工实施。汽车城新高中,总投资约8.5亿元,占地面积约280亩,涉及北安6户7宗地上附着物清理,采取协商谈判与政策工具双线作战,圆满完成各项征迁工作,保证汽车城新高中顺利开工建设。宋化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5.68亿元,涉及16个网格村、1051户、2500余亩土地清表。我们提前研判介入,逐宗分析涉及地块,对不稳定问题逐一梳理建档、稳定化解。通过深入分析研判,一期9个网格、93户现已全部签约清表。二期7个网格、958户,签约率已达95%,正逐步开展清表工作。

二、经济发展支撑更加稳固。围绕主导产业,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主要经济指标成绩亮眼,通过辖外企业“零增地”落户、辖内企业“工业上楼”等方式,实现不同行业达限纳统。2022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0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8.63亿元,同比增长14.77%;限上批发业企业销售额10.52亿元,同比增长91.6%;规下工业企业营收5277.96万元,同比增长27.4%;外贸进出口额24.22亿元,同比增长30.6%;外资到账完成1500万美元;财政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9.4%。二是企业服务成效显著,通过建立重点培育库、跟踪产值净增情况、实施纳统指导等方式,新增青岛惠科微电子有限公司、青岛崂山管业有限公司等4家规上工业企业,发放新增纳统奖补资金120万元;收集梳理各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惠企政策汇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知晓率。青岛琴岛无纺布有限公司、青岛优尼尔家居有限公司等50余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初审及认定,发放奖补资金1650万元。三是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均达进度或超进度。其中,市级重点项目,金海(北安)智慧产业园已完工,并引进壹捌玖捌新媒体电商产业园落户;福凯新材料研发中心正在进行主体施工;熙锐晟制冷设备研发中心已建设完成。区级重点项目,世博生物科技研发生产中心、祯洋包装机械车间、新星技改项目均已投产运营。四是项目招引再上新台阶,紧扣24条重点产业链,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研究产业方向、开展项目评估、完善要素保障,精准招商引资。2022年,盘活低效和闲置用地,引进百洋制药仓储、永佳顺汽车模具等7个项目,做好产业链群化、集群化发展。

三、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一体推进城乡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改善,全面提升群众居住生活品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投资550万元的龙泉河桥大修工程正在加快施工。投资1824万元的宋化泉路、一干路等“四好公路”改建工程已顺利完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在郭家庄、谭家疃试点推行弱电线路专项整治,相关经验被全区推广。制定推行人居环境整治“十户联保”、设置村庄环境整治公益性岗位等长效管护机制,被电视台专题宣传报道。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设施完善,北林戈庄、长直院等被评为青岛市垃圾分类示范村,街道获得青岛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称号。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方面,优化组织架构,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九大专班,负责全处创城工作的组织领导、动员部署和推进实施;细分各专班点位、区域,压实工作责任。对公路沿线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共查处、整改问题187处,并组织巡查小分队定期巡查,增强公路沿线环境检查巡查力度,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做到“即查、即改、即验收”。

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以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主线,凝聚干群同心强大合力。一是锻造“实干家”队伍,将党员干部推到疫情防控、征地拆迁等急难险重工作前沿,交任务、压担子,在一线工作中锻炼成长;制定党员干部正负记实跟踪考察管理办法,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组织17名科室长、6名新村党组织书记走上擂台,同台“打擂”,现场“比武”,营造了以实干求实效、以实效促实干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基固本”促发展,对6个新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构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的党群服务平台;实施“6+6”党支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兰院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沿村庄河岸打造滨河公园,与康福来公司合作订单式红薯种植,与惠科结对共建家庭农场,全面强化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是扎实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千名干部联企业·万名党员联群众”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00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7个。同时,自主开展“村企共建新家园”活动,57个村庄与62家重点企业结对共建,达成共建项目162个。四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行“即诉即办”微信公证号,提升基层治理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在城市社区推行党员家庭量化积分制度,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予以奖分,实行“线上”+“线下”积分超市兑换奖励,以党员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更多群众,夯实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五、社会治理更加有效。坚持“以安全保稳定、用安全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紧盯重点环节、关键领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安全生产方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共排查整治隐患735处,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信访维稳方面,坚决抓实基础工作,抓住关键时期,抓稳重点群体,在北京冬奥会、三级“两会”、省党代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期间“零事故”。2022年共化解信访积案18件,办理群众投诉、咨询128起,群众满意率98%以上。生态环保方面,对中央7批8件、省环保督察39件逐一组织“回头看”复查,实现中央件全部销号。狠抓大气治理工作,加强秸秆禁烧巡查、扬尘治理,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经营性自建房排查方面,辖区内共有经营性自建房1231户,其中隐患房屋6户,已全部整改处理完成,从根本上消除城乡自建房安全隐患。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教育方面,新安小学、幼儿园和演泉小学秋季开学季投入使用,新安小学划为局属学校,北安优质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医疗卫生方面,北安卫生院新病房大楼顺利封顶、与省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医联体合作发展。养老服务方面,进一步优化80岁以上老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社会救助方面,持续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救助生活困难群众7000多人次。对低保、特困户每月发放救助金约60万元,全年共发放救助金约700余万元,让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