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北安街道严格贯彻中央、省市区各项要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持续提升农业农村服务能力。
一、精细治理,书写幸福美丽水文章
1.抓好水利、移民扶持项目重点工程。确保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其中,宋化泉、双龙埠、南龙堂埠移民扶持基金项目和瓜娄屯美丽移民村建设项目均于8月底提前竣工并通过验收。
2.做好河湖长制工作。一是对前期存在的村级河湖长巡河不及时、河湖“四乱”重复出现等问题,加强督导力度,找准问题督促整改。二是2023年9月,区主要领导到我街道听取河湖长制工作及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沿流浩河兰东村与三官庙村河段进行巡河,对我处河湖治理及防汛工作表示肯定。
3.抓好“七下八上”主汛期防汛工作。一是组织开展北安街道防汛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责任要求,增强村庄防汛意识。2023年8月,组织开展北安街道2023年防汛应急演练桌面推演,涉及责任科室、各社区主任参加推演,进一步提高了突发汛风灾害应急组织指挥能力、部门协调配合能力、应急救援队伍抢险救灾能力。二是做好防汛迎检工作,青岛市、scmxtz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等领导来我处督导防汛漫水桥整治等工作,对我处制度建设、演练材料、应急物资储备等给予高度肯定,9月份区推荐北安代表scmxtz区迎接青岛市检查。
二、综合提升,助力农业发展新突破
抓好塑品牌工作。一是在第三季度成功打造北安街道“香约北安”农产品品牌,顺利完成品牌文字与LOGO设计,下一步将通过视频推广、微信链接等方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二是成功举办“香约北安,秋享硕果”农特产品展销会。9月28日,组织开展农特产品展销会,为新型经营主体们提供展示平台,吸引辖区内18家新经营主体积极参加。此次为辖区内新型经营主体对外宣传展示的平台,打响“香约北安”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助农增收和惠利居民的双丰收。下一步,将创新展销会进社区、进机关等多元化形式,做大做强“香约北安”特色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大农业宣传力度。加强工作亮点、农业推广方面宣传,已在国家省级市级等报刊媒体上推送30余次,进一步加强了农业产业社会知晓度,增强品牌影响力。
三、加快推动,助力乡村振兴出成果
1.攻坚克难打通项目手续办理新路径。艺林彩叶植物数字种苗技术创新生产基地项目,是我处苗圃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为推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安排专人提供“保姆式”服务,现已完成林权证的办理,此证件为部门业务划转后青岛首次办理,为我处后续项目引进打通了路径,后续将加快推进林业设施用地的手续办理,争取12月份开工建设。
2.积极推动拟建项目开工建设。一是墨小番西红柿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为缓解项目方资金压力,积极为其争取上级水利移民扶持项目资金,目前项目已选址泉东新村南龙堂埠自然村。二是和晟现代农业种植项目。前期多次已与项目方共同到兰院村考察土地,初步完成兰院村近4000亩土地流转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协议签订工作。
3.聚焦资源共享推动共同富裕。打造村企联建共富农场项目,联合片区8家规上企业,探索“乡村公共资源+强村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初步确定以下卢路以南营东村180亩土地作为先行示范区,目前调地工作已完成,确定专业运营公司并设计两种方案,后续将加快推进协议签订及运营方案确定。
四、积极对接,大力推动项目真落地
做好收益分配和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工作。一是2023年8月底,周北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保质保量完工并顺利完成验收。二是对2023年度区级统筹扶贫产业项目收益资金根据资金分配要求确定具体分配方案并已发放到位,保障符合政策村民享受待遇。三是积极争取2024年衔接乡村振兴项目入库,通过现场走访调研,多次对接区农业农村局,确定上报周戈庄新村、辛和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和光伏产业项目,已参加区项目入库评审会,下一步将积极跟进项目进展情况,争取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