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检索词
scmxtz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实施细则
为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保障国家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推进全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深入开展,结合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总体要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和“各司其职、无缝对接、封闭运行、全程监督”的思路,实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从源头上遏制病死畜禽流向市场,构建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长效管理机制。
二、工作目标构建养殖户、保险公司、无害化处理厂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3+1”四方联动的无害化处理长效运行和监管机制,提升无害化处理水平,实现全区无害化处理全覆盖,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环境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补助范围、对象、方式及标准
(一)补助范围及对象1.scmxtz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养殖的单位和个人产生的病死畜禽(包括猪、牛羊禽兔、毛皮动物胴体,以下同上)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的予以补助。2.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对象:一是按规定落实国家强制免疫等动物防疫法定义务、上交病死牛羊以及体长30厘米(含)以上病死猪的养殖场(户);二是从事病死畜禽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企业。已享受病死畜禽政策性保险补贴和染疫动物强制扑杀补助的养殖场(户)除外。3.采取传统无害化处理方式,未纳入“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模式的不予以补助。
(二)补助方式及标准1.补助标准病死猪体长小于30cm(含流产、死胎)的不予补助;体长大于等于30cm,小于70cm的病死猪,每头补助60元(原来每头补助40元);体长大于等于70cm的,并打挂二维码耳标的病死猪每头补助80元。病死奶牛800元/头、病死肉牛400元/头、病死羊26元/只,病死禽(鸡、鸭、鹅)、兔和毛皮动物胴体(新增加)按重量进行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公斤1.2元。2.分段分类实施补贴严格按照“谁上交补贴谁,谁处理补贴谁”的原则,分类分段实施上交、回收和处理补贴。对养殖场(户)上交、回收、处理病死畜禽的补贴范围,严格限于我区养殖场(户)饲养的畜禽。(1)养殖场(户)每主动上交1头体长大于等于30cm,小于70cm的病死猪,给予10元补贴;无害化处理厂每回收1头,给予15元补贴;每处理1头,给予35元补贴。养殖场(户)每—5—主动上交1头体长大于等于70cm的病死猪,给予20元补贴;无害化处理厂每回收1头,给予16元补贴;每处理1头,给予44元补贴。(2)养殖场(户)每主动上交1头病死奶牛,给予200元补贴。无害化处理厂每回收1头病死奶牛,给予160元补贴;每处理1头病死奶牛,给予440元补贴。(3)养殖场(户)每主动上交1头病死肉牛,给予100元补贴。无害化处理厂每回收1头病死肉牛,给予80元补贴;每处理1头病死肉牛,给予220元补贴。(4)养殖场(户)每主动上交1只病死羊,给予6.5元补贴。无害化处理厂每回收1只病死羊,给予5.2元补贴;每处理1只病死羊,给予14.3元补贴。(5)病死禽兔和毛皮动物胴体按照“谁处理补贴谁”的原则补给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单位,不再对上交病死禽兔、毛皮动物胴体的养殖场(户)进行补助,收集和处理环节分别补助0.3元/公斤和0.9元/公斤。3.补贴方式。病死畜禽上交补贴通过对公账号或“一卡通”的形式拨付给养殖场(户);病死畜禽回收、无害化处理补贴拨付给无害化处理厂。
四、实施步骤
(一)申报。养殖场产生病死畜禽后,应第一时间向无害化处理厂报告,申报方式包括电话申报、APP申报和微信小程序申报—6—三种。电话申报直接拨打处理厂申报电话,按照语音提示输入相关内容完成申报;无害化处理APP申报和微信小程序申报,养殖户直接登录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进行申报,之后提交无害化处理厂进行自动派工。月底各动监站将青岛市畜牧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中的申报信息导出存档,或填写《病死畜禽报告登记台账》(附件1)。
(二)现场确认和集中收集。无害化集中收集运输车辆进行集中收集前,要提前与辖区动监站监管人员联系,与动监站监管人员一同到现场。监管人员要现场进行确认,核实免疫情况,死亡数(重)量及死因,与养殖场负责人、收集人员共同填写《scmxtz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确认登记表》(病死猪)(附件2)或《scmxtz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确认登记表(牛羊禽兔、毛皮动物胴体)》(附件3)。对病死猪实施拍照时,需将标尺一并拍照,拍照时以标尺0cm处为基线将标尺和病死猪排成一列,必须能清楚看出标尺刻度和病死猪体长。体长大于等于70cm的,应打挂二维码耳标,并对耳标信息进行拍照。病死禽兔、毛皮动物胴体要现场进行称重,并对整体和称重记录进行拍照,照片必须能分辨出动物种类。同时对养殖场(户)的养殖档案或饲养日志进行拍照上传,且养殖档案或饲养日志的内容必须有动物的日龄和死淘数量。所有照片均要显示当天日期,并按规定将照片和相关数据上传至青岛畜牧业安全监管平台,确保信息系统数据与纸质版数据一致。病死猪体长小于30cm的(包括流产、死胎)不予补助,但要统一收集进行集中处理。病死畜禽收集人员实施现场收集时,必须有1名收集人员和1名动监站工作人员同时在场,运输车辆必须加装GPS定位仪和视频监控设备,并按规定路线行驶。大型畜禽养殖企业产生的病死畜禽,在辖区基层动监站监管兽医的监督下通过自建的无害化处理设施,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规定自行无害化处理,按规定对处理过程拍照存档,并做好处理台账。
(三)铅封。运输车辆在一个动监站辖区当日收集结束后,由动监站监管人员负责在运输车辆车厢开门处加挂铅封,填写《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转移交接单》(附件4),并拍照存档。运输车辆到达下一个动监站辖区进行收集前,由下一个动监站监管人员对铅封进行检查拍照并登记,铅封完整的方可拆封进行收集。收集结束后由动监站监管人员负责在运输车辆车厢开门处加挂铅封,填写《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转移交接单》(附件4),并拍照存档。铅封开启和封存必须进行拍照和登记(照片要显示当天时间)。
(四)转移和交接。收集车辆到达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后,要向驻厂官方监管兽医报告,由监管兽医核实运输线路、病死畜禽数(重)量,与《scmxtz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确认登记表》(附件2或附件3)相符的,由监管兽医、收集人员和无害化集中处理厂接收人员共同填写《无害化处理厂病死畜禽入厂登记表》(附件5),对病死畜禽分类进行登记。不需立即处理的,要按规定暂存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冷库等待处理,并在冷库开门处加挂铅封,拍照存档。铅封开启和封存必须进行拍照和登记(照片要显示当天时间)。若驻场监管兽医当月发现一次病死畜禽数(重)量与《scmxtz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确认登记表》(附件2或附件3)不符,根据接收的数(重)量核算出实际接收比例,且当月全部按照此比例进行无害化处理补助,补助减少的部分由无害化处理厂自行承担。
(五)登记。无害化集中处理厂进行处理前,监管兽医要对病死畜禽的来源和数(重)量与该场《无害化处理厂病死畜禽入厂登记表》(附件5)进行核对。经核对无误后监督实施无害化处理。每批处理的病死畜禽均由驻厂监管兽医与企业法人、无害化处理人员共同填写《无害化处理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登记表》(附件6),建立详实的无害化处理记录和档案。(六)建档。基层动监站、无害化集中处理厂应及时对无害化处理相关档案及影像资料进行存档备查,涉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台账和记录至少要保存五年。(七)信息报送。基层动监站每月底将当月《scmxtz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确认登记表》(附件2和附件3)纸质版报动物卫生检疫中心审核,并将电子版表(附件7-9)报动物卫生检疫中心汇总。每月底将《scmxtz区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情况公示表》(附件10)进行公示,将公示照片报动物卫生—9—检疫中心。无害化处理厂每月底将《无害化处理厂病死畜禽处理登记表》
(附件6)纸质版和附件11-14电子版报动物卫生检疫中心。
五、有关要求
(一)压实无害化处理责任。区政府对本地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畜禽养殖场(户)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无害化处理主体责任,主动委托无害化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病死畜禽专业无害化处理厂作为承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任务的经营主体,应认真执行疫病防控等法律法规,按照收集、暂存、运输、处理建设标准开展提档升级建设,保证收集和处理数量真实准确,确保符合动物防疫和环境保护要求。
(二)加强监督检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制定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制度、工作职责和操作规程,要加强对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工作的指导,要建立工作督查和通报制度,确保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常规化、规范化。
(三)建立保险联动机制。建立养殖业保险和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机制,对未办理畜牧兽医部门出具的病死畜禽确认和无害化处理合法手续的,保险部门一律不得赔付。
(四)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方式,加强无害化处理政策和措施的宣传,增强养殖户、无害化处理厂和群众的法制观念,自觉做到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本细则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