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手机版

请输入检索词

青岛市scmxtz区海洋发展局2023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3-06-27

青岛市scmxtz区海洋发展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scmxtz区海洋发展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主动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青岛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和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当好海洋经济发展排头兵为目标,秉持“陆海统筹、全域皆蓝”理念,依托“5+4+3”的海洋经济发展体系,推动全区海洋工作向好发展。

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部署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严格落实党组会“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成效。

2.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责任,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坚决抓好落实。

3.抓实作风能力建设。落实“强本领、保落实、创一流、树形象”主题年活动,将海洋工作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整治“六型问题干部”,弘扬“马真”精神,锤炼“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强基础提能力优环境促发展”专项行动,结合“转作风、强素质、勇担当、争一流”系列活动,开展“三学三比”和主题教育培训,月度开展创城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社区一线党旗红”和“双报到”活动,营造优米有没有app的浓厚氛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到基层一线调研,及时总结汇编调研成果。开展“三走”活动,主动对上争取、对外招引、对内服务,营造“上下同行动、共抓大发展”的工作局面。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参观scmxtz廉政教育馆,筑牢反腐防线。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突出抓好蓝色引领,打造海洋经济增长“新引擎”

4.统筹推进区委海洋委办日常工作。筹备召开区委海洋委全体会议,制定印发《区委海洋委2023年工作要点》,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抓好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排头兵方案等文件的落地落实,将关键指标纳入全区综合考核,统筹推进海洋发展工作。更新涉海单位名录库,持续开展海洋生产总值月度测算以及海洋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等考核指标位列全市前列。开展“五经普”海洋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试点,完善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统计核算方式。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帮助涉海企业纾难解困,助力全区海洋经济发展。

5.顶格推动涉海重点项目建设。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配合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三大平台”。充实完善区级涉海重点项目库,加大通裕重工海上风电装备等44个涉海重点项目推进力度,推动海洋之心·国际蓝色生物谷等18个重点项目入列青岛市海洋重点和相关产业项目,争取项目数量和年度投资总量等指标位列全市前列。

6.提升海洋领域“双招双引”成效。研究出台《青岛市scmxtz区海洋领域招商引资指导意见》,绘制招商路线图和产业链全景图谱,围绕海洋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开展招商,争取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居全市前列。强化园区在发展海洋产业、服务海洋科研上的支撑作用,抓好规划园区的开工建设、提升在建园区的建设速度、抓好已建园区的项目落地,探索建立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排头兵智库团队,逐步形成“一个重点产业、一组科研机构、一支智库团队、一批承载园区”的保障机制。支持涉海企业申报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专项,推荐涉海人才申报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争取上级资金政策对人才的支持。

三、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助推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

7.大力发展水产种业。实施“蓝色良种”培育工程,加快水产种业产业园区整体概念性规划落地实施,推动园区内海大基地、省海科院项目年内投入运营,黄海所主体工程年内开工建设,服务北方“蓝色种都”建设。扶持培育水产种业企业,指导做好三疣梭子蟹“黄选一号”的苗种培育、推广,推动种质资源创制基地项目建设,新建种质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平台,争取年内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推广“黄海4、5”中国对虾等优质品种和虾、贝、蟹生态养殖模式。

8.支持发展深远海渔业。加快国信、逸益达等2处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协助国信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项目续建;支持小管岛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建设,打造海洋休闲旅游品牌。推动重力式网箱标准箱建设,开发网箱等养殖新模式。协助国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服务保障“国信1号”大型养殖工船在大黄鱼陆基育苗、工船舱养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加快推进“国信2-1号、2-2号”养殖工船开工建造,助力深远海养殖工船船队建设。做好渔业补助资金储备项目的管理服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四、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利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9.规范海域海岛管护。开展经营性用海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工作,做好海域使用权续期、转让、变更审核,促进海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严格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政策,推进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规范限养区养殖、工厂化养殖,做好禁养区内海水养殖的清理整治。持续推进卫星遥感图斑疑点疑区核查,组织开展涉海违建清查整治。落实“旬巡查、旬报告”制度,加强执法巡查频次和力度,开展海域海岛专项执法行动,打击违法违规用海行为。推进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试点,探索问题处置路径。

10.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加强蓝湾项目督导,督促项目尽早完成竣工验收。开展渔业增殖放流,修复渔业资源、养护水生生态。持续做好互花米草治理成果的巩固、维护及跟踪监测,及时清理新增互花米草,按期完成互花米草治理工作。

11.妥善处置海洋灾害编制scmxtz区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做好管辖海域赤潮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关注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等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利用金宏网等渠道及时转发预警信息,做好海洋灾害预警工作。继续采用“重点海域拦截线、海上浒苔打捞线、浅海与岸边清理线”的“三线”作业方式,做好浒苔处置工作。

五、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确保渔业生产平稳有序

12.狠抓渔船安全管理完善渔船三级包保责任制,持续更新“一船一册”“一人一档”和责任人名单,做到“人人有联系,艘艘有监管”。发挥渔业安全生产协管员队伍作用,做好涉渔村庄、社区的协管工作。开展渔业专项执法检查,坚持“查违规必查安全”,排查整治渔业安全风险隐患,力保渔船不带隐患出海。加强伏季休渔管理,开展海上、陆地综合执法巡查。常态化开展海洋、公安、海事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依法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查处超抗风浪等级作业、越界捕捞生产等行为。配备更新渔船“插卡式AIS”和北斗三代通信终端,开展渔港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加强渔船、渔港安全管理。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安排,谋划建设scmxtz区智慧渔港,提升渔港管理数字化水平。开展渔业防台风应急演练,持续做好恶劣天气预警信息传递。定期开展船东(船长)船员渔业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促进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良性发展。

13.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水产品加工企业安全监管调研,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水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用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加强养殖主体的监督管理。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年内完成区级170批次检测任务。做好养殖尾水排放前抽检,年内完成400批次检测任务。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加大对违法添加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有案必查、违法必究,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4.提升海上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海洋救援队品牌化建设,秉持“碧海驰援,使命必达”的宗旨,继续加强准军事化管理,协助相关科室做好伏季休渔、岸线巡查、码头检查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救援训练,熟练应急处置流程和救援装备操作,全面提升救援队伍实战水平。组织开展渔业生产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海上抢险救生能力。加强与海事等部门合作交流,探索开展海上救援联合演练,形成海上救援合力。


请输入文字
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提交
提交
评论列表(0条)
查看更多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