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青岛市scmxtz区海洋发展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积极融入海洋强国、新一轮海洋强省、青岛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秉持“陆海统筹、全域皆蓝”理念,依托“5+4+3”的海洋经济发展体系,聚力提升服务海洋经济能力,统筹海洋综合管理,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为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贡献“海洋力量”。
一、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筑牢根基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常态化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严格落实党组会“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集中培训,督促干部职工利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认真学习。抓牢民族、宗教等意识形态建设,引导干部职工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运用好主题教育经验成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3.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学理论强素质,严纪律转作风,勇担当强执行”机关作风建设周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提升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积极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争创“四强”党支部。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持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讲座、参观廉政教育馆等活动,根据区纪委监委安排,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签署《党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承诺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联合共建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月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
二、聚焦蓝色引领战略,着力在海洋经济指标上实现新提升
4.统筹推进海洋重点任务攻坚。筹备召开区委海洋委全体会议,制定印发《区委海洋委2024年工作要点》,将海洋工作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建立年度攻坚任务清单,抓好各项攻坚任务的落地落实。紧盯擂台比武、亮绩赛绩、项目观摩等市级重大活动,努力在各项活动中争先创优、走在前列。配合上级开展五经普海洋及相关产业统计调查试点工作,摸清海洋产业发展状况。核实更新涉海单位名录,持续开展海洋生产总值月度测算以及海洋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力争涉海规上企业达220家以上,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海洋经济各项指标居全市前列。
5.强化涉海重点项目跟踪服务。瞄准海洋产业链前沿领域、技术链主流方向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开展平台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持续引进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海洋产业大项目和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专精特新项目,争取招引项目数量以及投资额居全市前列。增强涉海专业园区集聚效应,推动海洋生物产业园一期运营投产、二期厂房竣工验收;女岛临港产业园内汉缆产业链基地、宝鉴科技大型风电配套提升项目竣工投产,提升风电加工和集成能力,打造海工装备产业高地。加快41个市级海洋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青岛蓝谷膜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海智源公司医药级结构脂应用等项目开工建设,争取项目数量和年度投资贡献率等指标居全市前列。强化青岛海上综合试验场等引领性项目跟踪调度和服务保障,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配合部、省、市共建“国家深海三大平台”。
6.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持续开展“三走”活动,抓实海洋领域调查研究,做好“青岛海洋15条”等政策宣传,竭力为企业发展谋方向、提建议、解难题。实施“海洋之星”企业倍增计划,建立海洋企业梯度培育库,推动海洋企业提档升级。鼓励涉海企业参与青岛市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国际船级社认证等奖补政策申报,支持企业争创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助力海洋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涉海企业申报省级人才专项、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不断壮大海洋人才队伍。常态化进行银企精准对接,搭建银企沟通交流平台,帮助涉海企业纾难解困。
三、聚焦渔业转型升级,着力在现代渔业发展上实现新提升
7.持续推进水产种业振兴。加快推进水产种苗产业园概念性规划落地实施,积极融入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建设,争取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基地、省海科院苗种繁育保障基地年内投入使用,黄海所水产遗传育种中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扶持培育水产种业企业,指导做好三疣梭子蟹“黄选一号”的苗种培育,推广“黄海5、6号”中国对虾等优质品种,开展对虾、刺参等种苗繁育和养殖示范。指导企业建设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发挥好水产苗种的原种保存、良种选育等方面效能。
8.大力支持深远海渔业发展。加快推动国信、逸益达2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完成人工鱼礁续建。支持重力式深水网箱建设,继续开发网箱养殖、海上设施化养殖、筏式养殖、底播增殖等多元化养殖模式。服务保障“国信1号”养殖工船生产运营和技术革新,加快“国信2-1、2-2号”养殖工船的建设进度,争取年内建成下水,助力国信深远海养殖工船船队建设。
9.扎实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继续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尾水治理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积极争创国家级骨干基地。实施渔业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推动养殖尾水实现规范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提高池塘养殖综合生产能力。组织开展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等培训5期以上,持续推广先进养殖模式、技术和新品种。
四、聚焦资源保护利用,着力在海洋综合管控上实现新提升
10.强化海域海岛综合管护。根据市场需求,适时组织开展第二批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确保“蓝色国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强化海域资源要素保障,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妥善处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争取青岛造船厂搬迁改造工程项目早日获批填海、未批已填图斑获批核减。推进省唯一的无居民海岛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问题处置路径,为全省提供scmxtz样本。
11.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和防灾减灾水平。推动蓝湾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根据上级部署,组织开展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海洋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申报工作,助力打造蓝谷滨海黄金岸线。继续采用“重点海域拦截线、海上浒苔打捞线、浅海与岸边清理线”的“三线”作业方式,做好浒苔处置工作。持续做好互花米草治理成果的巩固、维护及跟踪监测,及时清理新增互花米草,确保完成新一轮互花米草防治工作任务,平均地上植株清除率达到90%以上。及时关注并转发海啸、风暴潮和海冰等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印发实施海洋灾害防治规划、赤潮灾害应急预案、渔业防汛防台风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五、聚焦渔业安全管理,着力在渔业安全生产上实现新提升
12.强化渔船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渔船三级包保责任制,按照“一船一册”要求,摸清渔船底数、更新包保台账,层层压实主体责任。持续做好大风、大浪、寒潮等恶劣天气信息传递,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开展渔船“上门年审”,重点检查渔船证件标识、通导设备、救生设备、消防设施等。支持鼓励渔船更新改造,积极开展减船转产工作。严格落实渔船进出港登记报告制度,谋划建设scmxtz区渔港智慧化监管系统,提升“依港管船”能力。深入开展渔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防止渔船“带病”出海作业。配备渔船“插卡式AIS”、北斗三代通信终端等设备,守护渔民出海安全。
13.强化海上应急救援。加强海上救援队伍管理培训,常态化开展救援训练,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和救援装备操作,全面提升救援队伍实战水平。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利用好北斗系统、小目标雷达等平台系统,加强对恶劣天气出海、超航区、敏感水域生产等渔船动态应急监管,积极与海事、应急等部门开展协调联动,确保发生险情事故快速应对和精准处置。组织开展海上救援演练和渔业生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海上抢险救生能力。
14.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渔业企业、水产品加工企业的督导检查,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的普及应用,实施日常检查、生产档案等信息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渔业环境监测、养殖尾水监测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年内完成300批次检测任务。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年内完成240批次检测任务,确保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六、聚焦海洋综合执法,着力在行政执法效能上实现新提升
15.加强海域海岛执法巡查。落实“旬巡查、旬报告”制度,加大执法巡查频次和力度,开展海域海岛专项执法行动,持续打击违法违规用海用岛行为。加大禁养区和限养区的执法巡查力度,及时清理禁养区内新增的海水养殖设施。对上级下发的疑点疑区图斑进行核查,及时清查整治涉海违建活动,从严从实抓好国家海洋督察整改。
16.加大渔业执法整治力度。坚持“查违规必查安全”的准则,以“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为主线,严厉打击超抗风浪等级作业、越界捕捞生产、使用禁用渔具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伏季休渔等特殊时期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深化与公安、交通、海事等部门的执法联动,常态化开展“三无”船舶清理整治行动。加大内河水域渔业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电鱼、炸鱼等违法行为。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违规使用农兽药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