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版《国家药品目录》有哪些主要变化?
答:此次调整的目录外药品主要有7类:与新冠肺炎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用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的药品;被相关部门纳入急需境外新药名单、鼓励仿制药目录或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药品;纳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范围集采成功的药品;2015年1月1日以后获批上市的药品,以及2015年1月1日以后适应症、功能主治等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另外,29种药品被调出目录,主要为临床价值不高且可替代,或者被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品种,被调出的药品目录内均有疗效相当或更好的药物可供替代。同时,这些药品的调出,为更多新药、好药纳入目录腾出了空间。
二、原青岛特药进入国家目录后支付政策如何调整?
此次国家目录调整涉及原我市特药品种依那西普(恩利)、兰瑞肽(索马杜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三种药品,文件规定上述三种药品在2021年3月1日之前仍按原特药政策进行报销,在3月1日之后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药品进行支付,并纳入我市定点医院和特供药店双渠道结算管理。
三、《国家药品目录(2020年)》从什么时间开始执行?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我市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
四、此次目录调整,抗癌药保障政策有什么变化?
本次目录调整除国家常规准入品种外,还包括国家谈判药品119种(目录外96种,目录内23种)。2018年国家谈判的17种抗癌药于去年年度协议到期,其中 3种药品有仿制药上市被纳入乙类管理。14种独家药品续约谈判成功并进一步降价,平均降幅为14.95%,其中个别一线抗癌药降幅超过60%。同时,本次调整还新增了17种抗癌药,其中包括PD-1、仑伐替尼等新药好药,我市参保患者癌症用药的保障水平明显提升。